溫泉常識:心臟病患者不宜泡溫泉
作者:佚名 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 點擊數: 更新時間:2013/2/8
溫泉常識:心臟病患者不宜泡溫泉
據悉,全國每年約有1.7萬名老年人在泡澡時因失去意識溺水、中風或心肌梗塞等而猝死。由于泡澡時猝死的情況在冬季較為多發,其主要原因是溫度差導致血壓發生劇烈變化。孟慶智提醒,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,一定要在規律服藥且血壓控制達標的前提下才適宜享受溫泉。同時還要謹記以下幾點:
控時間:初次入浴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,等適應之后再慢慢延長。每次最好不超過15分鐘。這樣可以保證心臟供血,避免胸悶胸痛。控溫度:過高的水溫會增加心臟負擔,易造成心悸、憋氣,38℃~40℃之間的水溫比較適合。控深度:不要讓水面高于胸部,以免造成心臟負擔。
忌按摩:泡溫泉時身體血液循環加速,若同時按摩則更使心臟負擔加大。忌快速站起:泡溫泉時多采取坐姿,下半身血管擴張,快速站起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,特別是老年人,輕者可出現頭暈、頭疼,嚴重者易摔倒,因此起身時應謹慎緩慢。忌空腹:避免空腹、酒后泡溫泉,且飯后要間隔一小時再泡溫泉。
——溫泉常識:心臟病患者不宜泡溫泉